English

“包袱井”何以涌出“效益水”?

1998-03-30 来源:光明日报 蒲立业 李旭东 我有话说

井还是那口井,水也还是同一种水,可它给企业带来的结果却大不相同了。90年代初,守着这口井的北京可赛矿泉水公司经营亏损,人心涣散,矿泉水井成了企业越背越沉的“包袱井”。如今,这家公司日产瓶装、桶装矿泉水100吨,企业效益逐年提高,可赛矿泉水已成为首都市场上的名牌产品。

“包袱井”何以涌出“效益水”?可赛矿泉水公司总经理金长贞说:不树立市场经济观念,优质矿泉水只是一潭死水;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办企业,资源优势才能变成产品优势、市场优势。

北京可赛矿泉水公司是北京市粮食局下属的企业。80年代末,国家地质矿产部在这家公司院内开发了矿泉水源一处,经专家测定:该水源水深2070米,水龄在1万年以上,且水中含有偏硅酸、锶、锂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,是一处优质天然矿泉水源。1988年由地质矿产部、轻工部、卫生部的专家对该水源进行了国家级鉴定。次年可赛矿泉水公司正式建成。

但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束缚,可赛人的管理和素质没有跟上,产品质量不高;由于缺乏市场意识,可赛人总认为水好不怕巷子深,不注重宣传和市场营销;由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。可赛当时只上了一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生产线,日生产能力只有四、五吨,难以形成规模效益,致使公司开张后连续两年亏损。

从1991年起,公司引进科学管理机制,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对所有岗位的考核办法,同时提出“确保一流质量、提供一流服务、实现一流效益、争创一流企业”的“可赛精神”。为提高产品质量,公司先后投资千万元,建立了符合国家食品生产卫生规范的生产车间,分期购入国产瓶装生产线5条,5加仑桶装生产线1条。同时,公司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教育。

从1992年起,可赛矿泉水大规模进入首都市场及大部分宾馆饭店,逐步得到消费者认可。随着品牌形象的树立,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有了迅速提高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